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站內搜索:
更新時間:2025-10-11
點擊次數:294
閘閥是一種依靠閥芯(閘板)沿閥座密封面作直線升降運動,以實現閥門開啟、關閉或調節功能的閥門,其核心是通過改變閘板與閥座之間的相對位置,控制流體通道的通斷與流通面積。以下從核心結構、工作過程、密封原理三個維度,詳細解析閘閥的工作原理:
一、閘閥的核心結構(原理實現基礎)
閘閥的工作依賴于關鍵部件的協同作用,各核心結構的功能直接決定其工作方式,主要包括:
⑴閘板:閥門的核心啟閉元件,通常為矩形或楔形(高壓場景常用),可分為剛性閘板(適用于中低壓)和彈性閘板(高壓場景中通過微量形變提升密封性)。閘板的升降直接控制流體通道的開合。
⑵閥座:固定在閥體內部,與閘板密封面貼合,形成密封副。閥座材質需與流體特性匹配(如耐腐蝕、耐高溫),確保關閉時阻斷流體泄漏。
⑶閥桿:連接閘板與外部操作機構(手輪、電機等),將操作力傳遞給閘板,實現直線升降。根據密封方式,閥桿可分為 “明桿"(閥桿部分外露,便于觀察閘板位置)和 “暗桿"(閥桿隱藏在閥體內,適用于空間受限場景)。
⑷閥體:作為閥門的外殼,內部形成流體通道,同時支撐閥座、閥桿等部件,需承受系統壓力,材質通常為鑄鐵、鑄鋼、不銹鋼等。
⑸操作機構:驅動閥桿運動的部件,常見的有手動機構(手輪,通過螺紋傳動將旋轉運動轉化為閥桿的直線運動)、電動機構(電機 + 減速箱,實現自動化控制)、氣動機構(氣缸驅動,適用于快速啟閉場景)。
二、閘閥的核心工作過程(以手動明桿閘閥為例)
閘閥的工作可分為 “開啟"“關閉" 兩個核心階段,通過操作機構驅動閘板直線運動,改變流體通道狀態:
1. 開啟過程:導通流體通道
⑴操作觸發:順時針旋轉手輪(或啟動電動 / 氣動機構),手輪通過螺紋與閥桿嚙合,將旋轉運動轉化為閥桿的向上直線運動(明桿閘閥可直接觀察到閥桿上升)。
⑵閘板升降:閥桿頂端與閘板連接(通常為剛性連接或彈性連接),閥桿上升時帶動閘板同步向上移動,逐漸脫離與閥座的密封貼合。
⑶通道導通:隨著閘板持續上升,閘板與閥座之間形成環形流通間隙,且間隙逐漸擴大,流體從閥體進口端流入,經間隙從出口端流出,閥門進入 “開啟狀態"。注:閘閥不宜部分開啟(節流調節),因部分開啟時閘板與閥座密封面易受高速流體沖刷,導致密封失效;且閘板受力不均,可能產生振動或損壞。
2. 關閉過程:阻斷流體通道
⑴操作觸發:逆時針旋轉手輪(或反向驅動電動 / 氣動機構),閥桿在螺紋傳動作用下向下直線運動,帶動閘板同步下降。
⑵密封貼合:閘板下降過程中,其密封面逐漸靠近閥座密封面,最終與閥座緊密貼合,擠壓形成密封副(彈性閘板會因擠壓產生微量形變,填補微小縫隙,提升密封效果)。
⑶通道阻斷:當閘板與閥座貼合后,流體通道被阻斷,流體無法通過閥門,閥門進入 “關閉狀態"。此時需控制關閉力度(手動操作時避免過度用力),防止密封面過度擠壓變形,影響使用壽命。
三、閘閥的密封原理(關鍵性能保障)
閘閥的密封效果是其核心性能指標,主要通過 “接觸密封" 實現,分為 “靜密封" 和 “動密封" 兩類:
1.靜密封:針對閥體與閥蓋、閥座與閥體的連接部位,通常采用墊片(如橡膠墊、金屬墊片)或密封圈,通過螺栓緊固使密封件產生形變,填充連接間隙,防止流體從靜連接部位泄漏。
2.動密封:針對閥桿與閥蓋的滑動部位(閥桿需升降,存在相對運動),通常采用填料密封(如石墨填料、PTFE 填料),將填料壓緊在填料函內,填料與閥桿表面緊密接觸,形成密封環,阻止流體沿閥桿與閥蓋的間隙泄漏。
3.核心密封副(閘板與閥座):關閉時,閘板與閥座的密封面通過機械壓力緊密貼合,利用兩者的高精度加工(如鏡面拋光)和材質特性(如耐磨、耐腐蝕),阻斷流體在密封面之間的滲透,實現 “零泄漏" 或低泄漏(不同壓力等級泄漏量要求不同,如高壓閘閥需滿足極低泄漏率)。
四、補充:閘閥工作原理的典型特點
基于上述工作原理,閘閥具備以下顯著特點,也決定了其適用場景:
1.流阻小:開啟后閘板脫離流體通道,流道呈直線型,無明顯阻擋,流體阻力遠低于截止閥。
2.密封可靠:閘板與閥座的大面積接觸密封,配合彈性閘板的形變補償,在中高壓場景下密封性能優異。
3.啟閉速度慢:閘板需完成全行程升降(從關閉到開啟需旋轉多圈手輪),啟閉時間長,不適用于需快速切斷的場景(如緊急切斷閥常用球閥、蝶閥)。
綜上,閘閥的工作原理本質是 “通過直線運動的閘板,控制密封副的開合,實現流體通道的通斷",其結構設計和密封方式均圍繞 “低流阻、高密封" 的核心需求,廣泛應用于石油、化工、給排水等需穩定切斷流體的中高壓管道系統。
杭州域勢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為工業及科研客戶提供流量、壓力、真空檢測及控制相關的技術服務及解決方案,公司代理經銷美國ALICAT、瑞士Vogtlin、美國MKS、日本EBARA等品牌,結合代理的產品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流量及壓力監控解決方案,旨在提高客戶的研發及生產效率、改進客戶制造工藝、推動客戶科研及創新進度。